luciferase
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(luciferase assay)是研究基因之间调控机制的方法之一,其阐述的是DNA-DNA,RNA-DNA的调控关系。常见的研究有转录因子TF与靶基因的调控、miRNA与靶基因的调控,miRNA与lncRNA/circRNA的调控。
这里以miRNA与靶基因的调控研究为例,描述luciferase的研究过程。
一、生物信息学分析
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NA与靶基因3'UTR区域的结合位点。根据结合位点序列设计突变位点序列。

二、载体构建
分别构建以下过表达质粒:
1. miRNA过表达质粒、miRNA-NC
2. 靶基因3'UTR野生型质粒WT(LUC载体)
3. 靶基因3'UTR突变型质粒MUT(LUC载体)
三、Luciferase检测
1. 细胞培养:
以RPMI1640培养基扩增培养293T细胞,至指数生长期,1200rpm离心4min.
2. 细胞铺板:
以血球计数板计数收集的293T细胞,调整细胞密度为105/ML,然后接种至24孔板,每孔的细胞数量4×104.
3. 细胞转染:
根据lipo3000的操作说明进行共转,共转染分组如下:
A:miRNA + 靶基因3'UTR-WT
B:miRNA + 靶基因3'UTR-MUT
C:miRNA-NC + 靶基因3'UTR-WT
D:miRNA-NC + 靶基因3'UTR-MUT
每组同时转染海肾荧光素酶质粒pRL-TK作为内参。
4. 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:
4.1 细胞裂解:
细胞转染48h后,弃上清,并以PBS轻轻洗涤一次细胞,然后每孔加入200ul细胞裂解液,冰育5-10min,充分裂解细胞;
4.2 工作液配制:
按照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说明书,分别以对应的缓冲液稀释萤火虫荧光素酶底物、海肾荧光素酶底物至1×,冰上静置;
4.3 荧光检测:
取4.1中裂解液20ul,加入96孔酶标板中,加入100ul萤火虫荧光素酶反应液,放入酶标仪,设置震板混匀,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;
检测完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后,每孔加入100ul海肾荧光素酶反应液,放入酶标仪,设置震板混匀,检测海肾荧光素酶活性。
5. 数据分析、作图。
